冷却介质水冷
类型直喷或电喷
排放标准II阶段或III阶段
转速1900/2200(r/min)
颜色黄色或黑色
包装木箱包装
发货方式物流托运
发货地山东
厂家供应装载机发动机总成,龙工装载机发动机一些故障发生往往是通过一个现象或几个象征表现出来,影响发动机正常运转,所以日常的诊断、检查、处理方法等,可以适当的掌握。
由于柴油机较汽油机热效率高,功率大,燃料单耗低,比较经济,故应用日趋广泛。它主要作为拖拉机、大型汽车、内燃机车及土建、挖掘机、装载机、渔船、柴油发电机组和农用机械的动力。柴油是复杂的烃类混合物,碳原子数约为10-22。主要由蒸馏,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减粘裂化,焦化等过程生产的柴油馏分调配而成(还需经精制和加入添加剂)。柴油分为轻柴油(沸点范围约180℃~370℃)和重柴油(沸点范围约350℃~410℃)两大类。
柴油使用性能中重要的是着火性和流动性,其技术指标分别为十六烷值和凝点,我国柴油现行规格柴油的主要性能中要求含硫量控制在0.5%-1.5%。同步发电机的主要特性及工作原理柴油按凝点分级,轻柴油有---35五个牌号,重柴油有30三个牌号。柴油的密度0号柴油的密度在标准温度20℃,一般是0.84--0.86g/cm3之间。柴油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其实跟汽油发动机一样的,每个工作循环也经历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行程。
但由于柴油机用的燃料是柴油,其粘度比汽油大,不易蒸发,而其自燃温度却较汽油低,因此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及点火方式都与汽油机不同。柴油机在进气行程中吸入的是纯空气。在压缩行程接近终了时,柴油经喷油泵将油压提高到10MPa以上,通过喷油器喷入气缸,在很短时间内与压缩后的高温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由于柴油机压缩比高(一般为16-,所以压缩终了时气缸内汽车发动机的主要保养空气压力可达3.5-4.5MPa,同时温度高达750-1000K(而汽油机在此时的混合气压力会为0.6-1.2MPa,温度达600-700K),大大**过柴油的自燃温度。
因此柴油在喷入气缸后,在很短时间内与空气混合后便立即自行发火燃烧。气缸内的气压急速上升到6-9MPa,温度也升到2000-2500K。在高压气体推动下,活塞向下运动并带动曲轴旋转而作功,废气同样经排气管排入大气中。普通柴油机的是由发动机凸轮轴驱动,借助于高压油泵将柴油输送到各缸燃油室。这种供油方式要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而变化,做不到各种转速下的佳供油量。而现在已经愈来愈普遍采用的电控柴油机的共轨喷射式系统可以较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共轨喷射式供油系统由高压油泵、公共供油管、喷油器、电控单元(ECU)和一些管道压力传感器组成,系统中的每一个喷油器通过各自的高压油管与公共供油管相连,公共供油管对喷油器起到液力蓄压作用。工作时,高压油泵以高压将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ECU组成闭环工作,对公共供油管内的油压实现控制,彻底改变了供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变化的现象。其主要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喷油正时与燃油计量完全分开,喷油压力和喷油过程由ECU适时控制。

柴油发动机是燃烧柴油来获取能量释放的发动机,优点是功率大、经济性能好。柴油机由机体缸套、油底壳、气缸盖、活塞连杆、飞轮曲轴、传动机构部件、凸轮轴、起动机、发电机、进气管、排气管、空气滤清器、机油泵、风扇皮带轮部件、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机油管、水泵、水管、燃油管、喷油器、仪表、水箱、增压器、高压油泵等组成。目前市面上的柴油机多以道依茨柴油机为主,道依茨柴油机以其技术的性,设计的合理性,优异的性能及可靠性受到了许多厂家的推崇。
柴油机因多用于农业、工业,故经常会出现一些故障问题。一般柴油机的故障都是由于操作失误或者配件受损引起,使用过程中如果稍加注意其实不会产生大的问题。怎样才能使电喷、机械、高压油泵、喷油嘴减少维修?加真正的石化柴油,不加未达标的柴油经常放油箱内的水。方法:待晚上停车后,第二天早上放油箱底部螺丝在现在柴油滤芯的前面,加装一个滤芯。柴油车无力、无烟的原因?油门线是否加到位熄火线是否只关到一半油泵油总量是否足缺少柴油车白烟大、无力的原因?柴油有水或不干净(所以要加达标的柴油)柴油泵火位过迟或柴油泵提前器损坏进气管(空气滤)、排气刹阻塞个别缸同嘴或多喷油嘴介子及喷来嘴角度不对柴油机无力,黑烟大的原因?柴油不干净或加不合格的柴油(再一次提到柴油达标的重要性)柴油管油路阻塞增压气压力不足或气门漏气进排气管阻塞柴油泵柱塞磨损,喷油嘴雾化不好或喷油嘴加油过快柴油机黑烟大有力的原因?一般是柴没泵调整油量过大(但不排除无力加黑烟的大非油泵原因)柴油机油耗大的原因?气管、油路不畅通压缩不好(气门漏气、活塞环磨损或增压器压力不足)油泵柱塞磨损或喷油嘴型号不对及调整压力不标准喷油嘴雾化不好大部分的问题引起的原因是因为使用了未达标的柴油,会引起油管油路的阻塞,接下来就会引起柴油泵油嘴的问题。

造成发动机“烧瓦抱轴”的主要原因有:
曲轴的制造质量差。轴颈的表面粗糙度较差,圆柱度精度低,特别是大修时磨削过的曲轴其轴颈表面误差大,安装后轴颈与轴瓦的
表面配合不好,接触面过小,难以形成油膜,造成干摩擦。
轴瓦的制造质量差。合金材质差,合金材料松动,轴瓦表面粗糙度**差,不能使轴与轴瓦之间形成有效的润滑油膜。
轴承盖变形,轴瓦背面存在间隙,合金与轴瓦不能完全紧密贴合而松动脱落,遮堵油道,使供油中断而造成干摩擦。
轴瓦安装不正确,间隙调整不当,接触面积过大或过小,都会使轴与轴瓦的接触面难以形成润滑油膜。
轴瓦的禁固螺栓扭矩过小或螺栓防松措施失效,轴瓦松动,造成轴与轴瓦间隙改变,从而影响润滑。
机油泵磨损严重或机油泵吸油口滤网堵塞,供油压力低,机油难以供应到规定的润滑部位,造成轴瓦干摩擦。
机油油道被杂质度塞,使通往曲轴的机油受到阻隔,造成轴与轴瓦干摩擦。
机油管路破损,机油循环供应系统压力下降,机油难以达到规定的润滑部位,造成干摩擦。
冬季冷却启动时猛轰油门,机油在低温黏稠状态下未能泵松至轴瓦,而轴瓦表面已行程瞬时高温,造成金属相互烧熔。
发动机严重**负荷运转,出现长时间低速大扭矩工况,因发动机转速低时机有泵转速也低,供油量不足,使轴与轴瓦间形成高温而造成“烧瓦抱轴”。
发动机油底壳中机油加注量太少,轴瓦得不到有效润滑而形成干摩擦。
因气缸垫、机油散热器等损坏而造成冷却水渗入机油中,使机油乳化变质,黏度降低或完全丧失,轴与轴瓦表面不能形成有效的润滑油膜,造成较严重的干摩擦。
燃油系统有故障。燃油雾化不好,燃烧不完全或不燃烧,使燃油沿缸壁流入油底壳而稀释了润滑油,导致其黏度显著降低,也会造成“烧瓦抱轴”。
严冬季节使用黏度过大、凝点过高的机油,或不加选择的将一些含油增黏作用的添加剂大量的加入机油中,都可能造成机油在油道中流速过慢,不能及时泵送至轴瓦,致使轴与轴瓦之间造成干摩擦。
使用劣质机油,使轴颈不能有效的润滑。
发动机拉缸,是指气缸内壁在活塞环的运动范围内出现明显的纵向机械划痕和刮伤,严重时发生熔着性磨损,造成发动机启动困难或者自行熄火的故障。拉缸是发动机的一种重大事故。
拉缸的根本原因是气缸内壁与活塞环、活塞之间难以形成油膜,因而造成润滑不良,甚至出现擦的现象。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具体原因有多种,归结起来大致有三个方面:
活塞组方面的原因
塞环间隙过小。如果活塞环的开口间隙、边间隙或背间隙过小,发动机工作时活塞环受热膨胀卡死,与气缸壁压得很紧,或者活塞环折断,很容易在气缸壁上拉出沟槽。
塞销窜出。由于活塞销卡簧未装或脱落、折断,活塞销在运动中窜出,很容易拉伤气缸内壁,造成气缸窜气至曲轴箱。
塞的配缸间隙过小或过大。如果活塞的材质不良、制造尺寸误差过大,或者装配活塞销后活塞产生变形,造成活塞与气缸的配合间隙过小,活塞受热膨胀后被卡住,进而拉伤气缸壁。

振动和燥声是工程机械工作时的两大公害。发动机是工程机械主要振动源。发动机振动的传播直接影响到工程机械的整机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同时也使司机的乘坐舒适性变差,降低工作效率,采取一些有效方法来减少振动。振源控制振源控制贯穿于设计、制造乃至使用的全过程,体现在诸如改善发动机平衡性能、动力学性能、零部件的加工与装配精度等。发动机在工作中产生振动的形式是多样的,主要原因有:发动机重心周期性移动,往复运动件沿气缸上下作用的惯性力,所有旋转运动件的离心惯性力,气体压力交替作用引起曲轴回转周期变化等。
些不平衡力和力矩通常可以通过改变发动机结果设计参数来调整系统的固有频率避免结构共振,改进系统共振特性,如通过对机体的模态分析和有限元计算来研究机体的固有频率的振型等。削弱机振源和避免共振首先应从设计阶段考虑,要在整体设计中贯穿系统工程思想,充分应用现代设计方法,如有限源设计、可靠性设计、稳健设计、优化设计、计算机设计以及智能系统和系统设计。振动的隔离橡胶隔振传统的发动机采用弹性支承降低振动,隔振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性能可靠。
橡胶支承一般安装在车架上,根据受力情况分为压缩型、剪切型和压缩剪切复合型等。压缩型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应用广泛且由于自振频率较高,一般限于垂直方向上使用。剪切型自振频率较低,但强度不高。压缩剪切复合型综合了前面两种结构的优点可以满足耐久性和可靠性要求,这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为了使隔振橡胶支承系统具有较好的减振性能,参数表要求同一方向的弹簧常数,这样也可使几形尺寸减小。 螺旋钢丝绳隔振钢丝绳作为减振元件,具有低频大阻尼的高频低刚度的变参数性能,因而能有效的降低机体振动。
发动机机油外部渗漏常因油管破裂、密封垫或油封损坏、紧固螺母松动等引起。另外,曲轴箱通风系统堵塞,引起曲轴箱内压过高,或者压力润滑油路中油压过高,也会促使机油外部渗漏的发生。外部渗漏的可能发生部位有发动机外部油管、曲轴箱排油塞、油底壳密封垫、气缸盖垫、气门室罩密封圈、正时齿轮盖垫、曲轴前后油封、机油滤清器和凸轮轴胀塞等。外部只要有微量的渗漏,就会导致很高的机油消耗率,故对任何可能的渗漏源均不应忽视。
http://zgfcj448.b2b168.com